“一個名字,一顆耀眼的星星,,一副肩膀,,一座巍峨的高山,,科學的隊伍重新集結(jié)……”品讀《詩路放歌》,我仿佛置身于時空的長廊,眼前是老一輩科學家們在簡陋的實驗室夜以繼日工作的場景,,我被他們那份深沉的家國情懷所震撼,,那里還有一個身影,一位我深深思念且敬仰的人——我的爺爺沈忠芳,。上世紀80年代,,他提出了將防空導彈技術(shù)應(yīng)用于地地導彈的想法,面對重重質(zhì)疑依舊堅定地帶領(lǐng)團隊開始艱巨卓絕的研究,。最終,,研制取得了圓滿成功。上世紀90年代,,對于研制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tǒng)存在分歧,,他力排眾議,攬下了型號總指揮的重任,,歷經(jīng)十幾年的坎坷后,研制取得了最終勝利,。他的一生,,如同靜水深流,隱姓埋名于歲月的長河之中,,卻以無盡的默默奉獻,,鑄就了不朽的豐碑。這份深沉與偉大,,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雖不張揚,卻以其獨特的光芒,,深深影響和指引著我,。
耳濡目染年少時,航天之夢漸萌芽
小時候,,我每次見到正處于忙碌狀態(tài)的爺爺,,他提起自己事業(yè)的時候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那時候我雖懵懂,,也能略微體會到從事航天事業(yè)是偉大的,。
記得2009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當時只有11歲的我在電視上看到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tǒng)在閱兵式上首次亮相接受黨和人民檢閱,,在導彈武器裝備方陣經(jīng)過天安門廣場時,,家里人激動地和我說,“這里有你爺爺參與研制的武器,?!碑敃r的我由于年齡還小,深感震驚的同時也只是覺得爺爺好厲害,當時在觀禮臺的爺爺也是無比的欣慰和自豪,。而如今,,我才明白這是何等的光榮,他這些年付出的心血為我國國防事業(yè)貢獻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力量,。
他不分日夜為祖國國防事業(yè)奮斗的這些年,,我耳濡目染,漸漸領(lǐng)悟到了些許他身上熠熠發(fā)光的航天精神,。他始終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以發(fā)展航天事業(yè)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這種信念,,讓他始終堅定為祖國航天事業(yè)貢獻的決心和信心。對爺爺?shù)某绨?,讓我從小時候起就在心里埋下了投身航天事業(yè)的種子,。
心向航天志不渝,代代薪火永傳承
隨著我慢慢長大,,心中對航天事業(yè)的向往愈發(fā)強烈,。
記得在一次家庭聚會中,爺爺很自責地說,,他這一生對得起黨的信任,,對得起國家的栽培,可唯獨對不起家人,。由于他工作性質(zhì)的特殊,,無法向親人和盤托出工作的全部,和我們也是聚少離多,。甚至作為他最親近的家人,,我也是在《導彈人生》公開發(fā)布后,才對他工作的具體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認識,。然而,,在我眼里,他是會笑著問我學習成績怎么樣的溫柔的爺爺,,是在我遇到困難時鼓勵我奮斗的榜樣,。況且,無大國何以為小家,,雖然他為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犧牲了個人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正是有千千萬萬這樣無私奉獻的人,才能保證我們每個小家庭的幸福美滿,。這樣的他,,我怎么會覺得他對不起家人呢,?
相反,他的精神不停地激勵著我,,讓我向往著有朝一日像他一樣,,為航天事業(yè)大展宏圖。
“從無到有,,從近到遠,,從長纓到手,到紅旗如畫,。這一代人從沒有在乎過自己的得與失,,這一代人一輩子都在磨礪國家的劍與盾。今天,,后輩們終于能聽到你們的傳奇,,隱秘而偉大,平靜而神圣,?!边@是他獲得2022感動中國人物時的頒獎詞。那天,,我們一家人坐在電視前,,滿懷期待地看著感動中國的頒獎典禮,一起慶祝著他獲得了這樣難得的榮譽,。那天開始他默默無聞、隱姓埋名奮斗六十載的航天故事才終于被大眾知悉,,大家稱他為“大國脊梁,,國士無雙”。他卻笑著和我們說,,“我哪里感動中國了啊,,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span>
然而,,我深知這些宣傳和贊美沒有半句虛言,一字一句都是他的經(jīng)歷與精神的真實寫照,。他這一生真正以自己的航天事業(yè)為榮,。我深刻地記得他在家庭聚餐的飯桌上一次次提起國防成就的深深自豪;記得他看到一次又一次航天進展時顫抖的雙手,;更記得他身體抱恙時在病榻上一字一句對我的囑托,,他說“為國家做貢獻!”他把國家的國防事業(yè)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爺爺對于航天事業(yè)的熱愛和對我的期待,,讓我堅定了以后一定要成為航天事業(yè)的一分子。
投身于航天事業(yè),砥礪前行逐星辰
古語有云,,“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毙r候爺爺在我心間埋下的航天種子終于花開滿園,。2023年8月,我畢業(yè)后也如愿進入了航天二院工作,,成為航天這一偉大事業(yè)中的一員,,能夠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充滿敬畏之心的同時也讓我覺得無比光榮,。
工作后的我在科研工作中遇到了難以攻關(guān)的問題,在我多處調(diào)研卻無法解決時,,腦海中不禁浮現(xiàn)了放棄的想法,。看到沮喪的我,,爺爺給我講述了一個他的故事,。在他負責研制的地地導彈問世的首次試驗中,導彈在10公里處就爆炸了,,導致試驗失敗,。那時這個項目耗資巨大,團隊也倍感沮喪,。但是他直言失敗并不可怕,,在技術(shù)迭代的進程中遇到挫折很正常,他帶領(lǐng)大家重整旗鼓,,一同深入排查原因,,在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改進后,導彈成功擊中了靶標,,最終研制取得了圓滿成功,。他抬手指向天空和我說,“這漫漫太空是沒有邊界的,,我們也是一樣沒有極限的,,不要輕言放棄,敢于嘗試,,爺爺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隨著我漸漸熟悉工作,,之前在爺爺身上看到的航天精神都在實際工作中有了愈發(fā)清晰的投射,。從他的一生,,我看到了他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zhì),;面對困難時不屈不撓,、艱苦奮斗的堅定信念以及他協(xié)同攻堅、孜孜求實的科研精神,,而這些精神同樣閃耀在身邊同事及接觸到的航天前輩身上,。正是這些無比可貴的精神品質(zhì)的不斷積累、提煉才逐漸形成了光芒耀眼的航天文化,,引領(lǐng)我們在航天事業(yè)進步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也是我們航天工作者應(yīng)當傳承實踐的。
“獻身航天,,淡泊名利,;笑對人生,問心無愧,?!边@是他的人生格言,也是對我的期望寄語,。正如《詩路放歌》書中所說,,“今天,我們創(chuàng)造的每一個奇跡,,都飽含著先賢的期待,。他們,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他們,,才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如今,,他的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閃耀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激勵著后人前行,。正如今年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極目楚天,共襄星漢,?!蔽蚁嘈盼覈暮教焓聵I(yè)的腳步將馳而不息,逐夢星辰,,共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