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今日談:
精湛的技術,、至臻的境界,緣于日常的勤修苦練,、持之以恒,。劉建波練就絕活絕技,,靠的是潛心扎根一線,不斷實踐摸索,。她說:“作為航天人這份獨特的成就感與自豪感,,讓我堅持了33年!”是的,,這份獨特的成就與自豪必須來自對使命責任的堅守和對航天事業(yè)的熱愛,。
芯片是導彈的“心臟”,其在電路印制板上組裝焊接的質量將直接左右產(chǎn)品的整體性能,。航天三江萬峰公司無線電裝接工劉建波的工作,,就是為導彈焊接“心臟”。
她扎根崗位30余年,,以“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突破多項電子產(chǎn)品裝配技術瓶頸,,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被大家稱為“航天繡娘”,。
她的工作有多難?
在一塊A4紙大小,、厚度為2mm的雙面接插式總線板上,,密密麻麻分布著2000多個引腳。每個引腳所需的熱容量都不同,,但焊接后焊點高度必須具有0.5mm一致性,,且焊點之上的鍍金引腳不允許有焊料污染。
當時,,這是業(yè)內(nèi)尚無人可破的難題,。但劉建波開啟“沉浸式”攻關,下決心要突破:走路,、吃飯,、甚至睡覺都在思考數(shù)據(jù)。為了能準確記住2000多個引腳的位置及性能,,她將所有引腳點逐一編號,,每天與年幼的女兒進行“互動”問答,讓女兒當“考官”,。就這樣,,劉建波在極短時間內(nèi)就吃透了全部引腳的數(shù)據(jù),。
在此基礎上,她將手工錫焊逐漸突破0.3mm的極限值,,成功達到0.2mm,,“絕活”練成了!
工作中的劉建波
因承擔任務的特殊性,,她經(jīng)常輾轉多地出差,,節(jié)假日也常奔赴在檢修工作的路上。2019年國慶閱兵,,她參與制作的裝備第五次接受黨和人民檢閱,。“作為航天人這份獨特的成就感與自豪感,,讓我堅持了33年,!”(海報/高婕 文/李媛媛、陳誠)